“在‘十九大’提出的城镇化中国道路世界坐标和大历史观下,城镇化中国道路的着眼点应为适应技术变革和现代化要求,推动城乡治理能力提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要立足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整体发展道路、整体发展理念,以东方哲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历史观和大势研判、复杂适应系统论、科学决策支撑系统和政策响应以及分步走策略为切入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主线,围绕我们的国情和民情。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波动发展期—加速发展期—高速发展期—新型城镇化发展期。当前阶段的特征为速度快、流动性高、区域差异大、城市群为主要承载地区以及大城市和县域两极作用突出。”尹稚说,现阶段我国城镇化治理的政策重点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三个一亿人”目标;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优化城镇化布局;开拓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制度、投融资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改革。
现在,我国城镇化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包括国土安全、区域协同、城乡统筹在效率提升和公平共享两方面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分割式治理和粗放式治理难以解决综合复杂问题;人居环境的改善难以满足居民日益提升的幸福感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尹稚认为,新时代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有新思路。
第一,内涵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中国道路。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立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梦想,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为目标,更加注重绿色化发展,更加注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共享包容性发展,更加注重区域协同,更加注重城乡平衡发展,更加注重开放和共赢发展,走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中国道路。
第二,理念提升:以人民城市理念引领中国城市转型升级。
为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围绕响应全体人民的全面需求这个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协调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两大关系,完善人本服务、营造健康环境、促进空间公平、倡导共享治理,践行社会主义空间生产模式,将城市建设成为环境健康可持续、社会公平包容、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共治的人民城市。
第三,模式升级:实现“六个更加注重”的转变提升。
更加注重绿色化发展、更加注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共享包容性发展、更加注重区域协同发展、更加注重城乡平衡发展、更加注重开放和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