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 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
——李维森就《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和2017版《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技术大纲》答记者问
近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17版)》(以下简称2017版《技术大纲》)。为使各方更好地了解《通知》和2017版《技术大纲》出台背景和重点内容,加快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记者采访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就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记者:请问本次两个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李维森: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求“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智慧城市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家相继出台多个文件对此项工作作出部署,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
智慧城市建设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2016-2018年工作分工》,明确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要加快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试点,鼓励其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与管理、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中的智能化应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2年启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有46个城市被列为试点城市,其中4个城市建成并验收,取得了一些有推广价值的经验。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有些城市设计水平不高、建设缓慢,部分省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监督指导不力,企业的参与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建设不够,等等。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智慧城市建设部署要求,全面总结和凝炼近五年试点经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加强政策制定,从两个层面,指导试点建设。一是研究出台《通知》,从工作层面作出全面部署,明确试点主要目标、任务内容和各方职责等。二是对2015版《技术大纲》进行修改,形成2017版《技术大纲》,使技术层面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
记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原来提出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本次修改为“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这种调整背后有哪些考虑?
李维森: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2012年,美国政府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各方认为,意义堪比20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已经成为国家基础型战略资源,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成为趋势,并要求全面推进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
在这些大数据中,以时间空间为维度的相关数据我们称其为时空大数据。一方面,时空大数据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时空大数据也是其他各类大数据集成共享的基础,通过地理位置信息,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等各部门、各行业数据才能够叠加在一起使用。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时空大数据的内容,可进行分析挖掘,形成有价值的信息,甚至直接用于服务,其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展现出来,因此,必将成为建设重点。名称的修改也是突出时空大数据这一建设重点。
记者:请问2017版《技术大纲》与2015版《技术大纲》比较有哪些新要求?
李维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新要求。
一是明确了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和定位。按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2016-2018年任务分工》有关要求,新大纲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智慧城市中的工作定位,即时空基础设施作为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组成,既是不可或缺、基础性的信息资源,又是其他信息交换共享与协同应用的载体。
二是突出了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两项重点建设任务。明确提出各地应着力丰富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公共专题数据、智能感知数据和空间规划数据在内的时空大数据,构建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地上地下、室内室外、虚实一体化的时空数据资源。时空信息云平台要面向不同需求、不同用户,分别搭建通用平台、专业平台和个性平台。
三是加大了对知识分析挖掘的技术要求。在时空大数据的管理分析中,增加大数据挖掘能力,强化了对基于时空大数据开展挖掘分析、决策服务的技术要求;在时空信息云平台中,新增知识引擎,要求其能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能力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帮助用户完成对数据的深度挖掘,进而获取有价值的知识。
四是加强了对典型示范应用的建设要求。《通知》和2017版《技术大纲》从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等方面,对示范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给出了10项涉及城市重点领域、重大工程、便民利民的应用案例,便于城市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需求迫切和特色突出的应用领域开展示范建设。